企業文化

當前位置:首頁 > 企業(ye) 文化 > 員工天地

蕭湖春色
信息來源: 發布時間:2022-07-09 瀏覽:14807 次

      位於(yu) 淮安區北,有座蕭湖公園。公園西依古運河,和勺湖公園遙相呼應。春天來了,暖風融化了湖冰,吹綠了垂柳,紅的,黃的,白的花兒(er) 繞著湖邊開放,為(wei) 清澈的湖水穿上了彩衣。

      沿著湖邊漫步,沒兩(liang) 步就看到幾座水車,依湖而立,這是在展示古人的智慧。淮安地處平原,水係發達,水稻種植麵廣,在沒有機械廣場的年代,水車就是農(nong) 業(ye) 灌溉的重要工具了。湖邊路旁,垂柳依依。因為(wei) 是初春,柳葉嫩得發青。幾隻五彩斑斕的鳥兒(er) 在樹上跳來跳去,發出悅耳的鳴叫。

      往前走,越過一座石橋,就來到了雄偉(wei) 的狀元閣。微風襲來,吹皺一池湖水,水中閣影憧憧,煞是好看。狀元閣是為(wei) 紀念明代文狀元沈坤所建。沈坤,淮安人,明嘉靖二十年狀元,官至國子監祭酒,是皇帝的文官。在明代崇文抑武的朝代,地位應該是比較高了。也是深得皇帝喜愛,要不也不可能安排皇家祭酒的美差。但就是這個(ge) 文狀元,在家為(wei) 母守孝期間,幹起了武人的事。那時倭寇猖獗,襲擾鄰裏,百姓苦不堪言。沈坤看不下去了,這個(ge) 骨子裏就想沙場秋點兵的狀元郎自己掏腰包練鄉(xiang) 勇,三下五除二趕走了倭寇。老百姓自然很高興(xing) ,但有人不高興(xing) ,那就是當地的官員們(men) 。辛辛苦苦的幹工作,沒幹好,向上級解釋了半天,說倭寇難打,剛得到領導理解,沈坤倒好,一來就趕走了倭寇,這不是說我們(men) 無能嗎。於(yu) 是一紙奏折,告沈坤造反。明朝的皇帝大多都是多疑的人,接到報告後就想你一個(ge) 文狀元,回家不好好守孝打什麽(me) 仗,不是造反練兵是什麽(me) ,朝廷又不是沒有兵。就這樣沈坤下了大牢,冤死獄中。

      但沈坤抗倭是保護了百姓的,鄉(xiang) 人為(wei) 了紀念他在這蕭湖畔,建起了狀元閣。仰視七層,42米高的狀元閣,不僅(jin) 感慨,閣樓高聳,卻高不過沈坤高義(yi) ,閣樓壯闊,壯不過沈坤壯舉(ju) 。

      沿園中小路繼續向前,一路都是草色青青,偶爾幾朵紅色的花迎著太陽開放,仿佛是要和這綠色的海洋爭(zheng) 豔。越過拱橋,沒幾步,就是帆影樓。這二層小閣樓是古人吟詩作畫,把酒言歡的地方,看樓名就讓人想起了,孤帆遠影碧空盡,唯見長江天際流的詩句。

      走過蜿蜒曲折的水榭,就來到了公園的西邊,這裏基本上是關(guan) 於(yu) 漂母和韓信的景點。漂母祠、韓侯釣台、一飯之恩雕塑,講的都是韓信當年貧困餓得饑腸轆轆,釣魚都釣不到。漂母見韓信可憐,本不富裕的她卻一連幾天給韓信送吃的。韓信封王拜侯後,感謝漂母送去金銀珠寶,卻被漂母拒絕了。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到淮安也寫(xie) 下了洴澼恍人識俊雄,偶然一飯濟途窮。的詩句讚美這段故事。如今蕭湖畔一個(ge) 神龜,背著一個(ge) 巨大的石碑,碑上就刻有乾隆帝的禦筆詩句。與(yu) 一飯之恩相呼應的,還有路兩(liang) 邊廣告宣傳(chuan) 牌,牌上是淮安當地好人事跡。廣播裏還不時傳(chuan) 來這些好人的簡介,因此這裏又叫美德公園。

      蕭湖不僅(jin) 春色秀麗(li) ,更是體(ti) 會(hui) 淮安文化的佳處。感受沈坤的高義(yi) ,了解一飯之恩的故事,學習(xi) 新時代淮安好人,讓人心曠神怡,身體(ti) 和心靈都得到升華。